民盟石家庄市委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的大会发言

建言人发言人 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常委、河北科技大学赵风清教授 2016-06-01

  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分布众多灰钙、水泥、电力和钢铁企业,这些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废石、钢渣、粉煤灰、尾矿等废弃物。此外,拆旧房、建新房,以及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或二次装修,每年全市会产生300万吨的建筑废渣。目前这些废弃物只有小部分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如粉煤灰生产加气块等)、铺路、堆山造景等,大部分采用堆放的方法处置。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仅占用土地、浪费资源,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环境,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生产建筑材料是这些工业废渣的主要消纳渠道。近年来,国家对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极为重视,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和积极措施。逐步加大“禁实”、“限粘”力度,建成投产了众多的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企业,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从我市来看,利用电厂粉煤灰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已经成熟,涌现出石家庄市未来建材有限公司、鹿泉宜新墙体材料厂等数十家粉煤灰蒸压建材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科技攻关,取得了包括尾矿蒸压建材、尾矿砂浆、废石混凝土相关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也初步证明了开山炸石所生产的砂石料能由铁尾矿和废石来代替,而泥熟料大部分可以被多种固体废弃物所代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有钢铁废渣、建筑废渣和矿业废物综合技术利用率较低,产业链条欠优化,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融合不够;二是新型建材产品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经济效益较低,大多存在一定的二次扬尘问题;三是“供需错位”,供给侧亟需优化。现有新型建材产品品种单一,大多为普通蒸压砖、混凝土砖、加气混凝土、普通板材等传统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加之房地产调控等原因,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而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急需的高端节能产品、特种管材、高性能防水材料、透水混凝土等高端绿色建材产品则几近空白。
  为此,基于我市工矿业废渣和建筑废弃物利用以及绿色建材发展现状,结合相关产业的结构特点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结合我省和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大局出发,科学研究和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型节能建材发展目标、主导产品和产业布局,将“以节能建材升级优化为抓手,在灰钙、电力、钢铁、水泥、建材板块之间打造全产业链,实现相关产业融合”作为我市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鉴于建筑材料属大宗产品,受运距限制,因此,既要提高建材企业生产集中度,又要做好区域合理布局。应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重心,各县(市)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突出资源(含可资源化的废弃物)优势和地域优势。鼓励钢铁企业、火力发电企业、灰钙企业和矿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组建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为目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拓展产业链条,推进我市相关行业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
  2.“保”“压”“禁”并举,实现新型建材供给侧结构优化
  鼓励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整合一批中小规模的建材生产企业,清理“僵尸”型企业,打造数家绿色建材龙头企业。对于环保不达标的新型建材生产企业要坚决下马,全市(含各县)范围禁止生产和使用烧结黏土砖(含多孔砖),按照实际需要精准调控普通蒸压砖、混凝土砖、加气混凝土、普通板材等新型建材制品产能、产量。而对于结构与节能一体化墙体、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急需的高端节能产品、保温材料、特种管材、高性能防水材料,利用废石和尾矿代替天然骨料用于混凝土,利用冶金废渣等代替部分水泥熟料用于胶凝材料,以及利用废渣(包括工矿业废渣、建筑废渣)生产透水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材料等高端绿色建材产品要大力支持。制定和利用相关政策、标准和规范,协调设计施工,确保供需平衡,实现新型建材供给侧结构优化。
  3.优化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园区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议以我市现有大型骨干灰钙企业、钢铁企业和矿业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园区内和园区之间不同板块、不同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链循环。矿业企业的铁矿石开采、选矿和钢铁企业处于同一条产业链。前者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石、尾矿,后者生产过程中则生成大量的钢渣等废弃物。灰钙企业的产品或中间产品氢氧化钙、氧化钙又是生产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以上述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生产节能建材,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还可以实现余热、废水的梯级利用,实现深度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将节能建材作为相关行业固体废弃物的消纳主渠道,实现钢铁、灰钙企业、矿业企业废物的深度资源化利用,同时延伸和优化产业链条。以此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促进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形成,实现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4.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动新型建材企业上水平
  一是要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业已取得的相关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抓紧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基地;二是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充分依托北京、天津的科技创新基础及人才优势和石家庄市的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平台条件,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打造和培植一批相关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等或分中心、分室和分院),推进包括“建筑材料‘3D’打印技术”、“建筑材料领域相变储能技术”、“建筑材料模块化”在内的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京津及驻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人员以团队或个人形式进入企业,使科技人员“接地气”、“沾灵气”。在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置“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资金”,以项目形式支持这种“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大“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科技支撑力度。
\
分享到 :
33